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民生和社会事业 > 便民提示 > 
背景颜色:        
献县汉墓群
【字体: 】【2012-06-20 18:22:02】 【来源:县政府办】 【作者:孔祥光】  【关 闭】 

 

献县汉墓群
  献县汉墓群是汉代河间王及其子孙、乐成侯、中水侯等葬于献县境内墓葬的总称。现存37座汉墓。献县汉墓群规模大、级别高、数量多、层次全、时间跨度大,贯穿于汉代的始终,对研究汉代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  1996年11月,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献王陵是献县汉墓群中的一座汉墓 ,位于西八册屯村西侧。封土南北242米,东西197米,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,   
主人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。
  刘德,西汉景帝刘启之子,武帝刘彻之异母兄。公元前155年,被封为河间王。班固《汉书》载:“(刘德)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,从民得善书,必为好写与之,留其真,加金帛赐,以招之。”他倾注毕生精力,置日华宫搜集典籍,整理诗经,成为一代宗师。在秦始皇“焚书坑儒”以后为先秦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。当时汉武帝采取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政策,极为欣赏刘德的才华,因此,刘德几次到长安“献雅乐,策对三雍宫。”武帝既折服他的才华,另一方面又猜疑他,恐他与自己抗衡,江山不稳,刘德知其意后,终日纵酒听歌,不久郁闷而终。他在位二十六年,因其“聪明睿智”,谥号曰“献”,称之为“河间献王”,这就是献县得名的由来,刘德是最早实施“实事求是”的,而献县则成为“实事求是”的发源地。
  唐代诗人张继凭吊献王陵后,留下诗篇:“汉家宗室独称贤,遗事闲中见旧编。偶过河间寻往迹,却怜荒冢带寒烟。频求千古书连帙,独对三雍策几篇。雅乐未兴人已逝,雄歌依旧大风传。”
  明嘉靖十三年(1534)曾在墓上建有河间献王祠,后经隆庆、乾隆、道光等多次重修,历经风雨至1946年献王祠被毁。
  清乾隆在原日华宫旧址修建红杏园行宫,并赋诗称赞刘德:“请书献乐甚彬彬,华表千秋景行新,令史诸侯传曾读,最心许者是斯人。”
上一篇马本斋纪念馆
下一篇返回列表